廉價商品-全球貿易與便宜貨的窮途末路?
作者-Gordon Laird |
34歲的達穆爾是人力派遣的臨時守衛,儘管高196公分133公斤,依然不敵大批人潮的推擠,被推倒在地之後,不斷地被踐踏,沒有人關心,大家只想衝進去搶購廉價商品,幾分鐘內,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
更離譜的是,當Wal-Mart廣播有員工因公死亡,必須請顧客離開時,群眾竟大吼:『我星期五一大早就來排隊了!』然後大家繼續買東西。
當所有企業個案都讚揚Wal-Mart的經營管理,不論在早期採用RFID做庫存管理的先進優勢,還是在物流系統上的整合,或是在供應鏈管理上,對上游廠商的議價能力,都做足了分析。得到了為何Wal-Mart可以天天都低價的策略原因。
但廉價商品,真的廉價嗎?
低成本的商品依賴過去低廉的能源,便宜的石油、便宜的勞工,但這在現今已經越來越不可行了。能源的枯竭,運輸成本的大幅上升,中國勞工成本的提高,歐美消費主義的衰敗,都是原因。我們還能享受多久的廉價商品?
全球化在20、21世紀是個普通名詞,所有人都相信著全球化即將主宰未來的經濟政治,但是全球化的展現,在經濟上,仰賴最重要的就是石油能源,唯有便宜的燃料,才能使一艘又一艘超級貨輪進入港口,從世界的一頭運送到另一頭。
但書中提到了所謂的「去全球化」,在未來石油能源成本提高,替代能源又尚未能補足之際,加上2008年後暴露了過去經濟學仰賴的消費刺激經濟的那套理論已經失效,我們現在建築了一個用薄弱的信用構成的經濟體系,消費支出大於實質所得,美國又狂印鈔票,我不相信這樣的世界不會有任何危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全球化意味另一個型態的經濟,世界可能在過去很平,至少在全球貿易上很平,但是他在其他方面還是圓的。區域性的經濟可能會興起,在亞洲,各種貿易協定開始雨後春筍般地簽訂,運輸成本的提高,將使的全球物流供應鏈結構改變。
但中國在全球製造各式便宜商品的地位還是存在,Wal-Mart等折價商店還是能繼續販售廉價商品,即使勞動成本增加,越來越多廠商將工廠移往越南、東南亞等國,但東南亞國家能夠提供的勞動人口不如一個廣東省,更別說還有大批的內陸窮民。再加上唯有這樣專制的國家,任何資源的開採都是政府說了算,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新疆與陸資合作的工程完全無法給維吾爾族的人民工作機會,更別說提高生活水準。大批的人還在貧窮線以下,民族主義的衝突只有在私下被中國當局用陰晦不明的暴行鎮壓,表面一片和諧。中國在清末民初遭受外來民族入侵,在近代打著反帝國主義的旗號,靠著製造業大國之姿坐擁現代經濟生殺大權,但在境內,卻重複著過去唾棄的帝國殖民手段,對邊疆地區的新疆、西藏進行更不人道的文化殖民,為了只是經濟利益,這跟一百年前的日不落帝國有何不同?
Wal-Mart善於把責任推往供應商,有人說,Wal-Mart是個物流、全球運籌服務的公司,只是恰巧開零售商店。這句話仿自「Zappos – a service company that just happens to sell shoes 」。而更慘的是,透過全球化、全球運籌,責任的歸屬已經被模糊,我們習慣了購買廉價商品,但是如果不能把東西的成本真正的反應到價格上,包含那些外部性的成本,也正因為全球化,幫助了這些大企業分擔了成本,才能提供廉價的商品,這能維持多久呢?
正如本書起頭引言:「世所有衰損,其根為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