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昨日世界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劃分地盤」,第二部「戰爭與和平」,第三部「兒童與老人」,第四部「危險與應變」,最後是關於「宗教信仰、語言和健康」。

作者賈德戴蒙就無需贅述,就是寫鼎鼎有名的「槍砲、病菌與鋼鐵」的著名科學家。
本書主旨是作者借由他多年在新幾內亞田野研究的經驗,整理出比較過去傳統社群與現代社會的異與同,進而去思考傳統社群的總總生活模式、習性是否有我們現代社會可以反思與學習之處。


以第一部來說,過去的傳統社群對地域的觀念比現在社會更重,在以前,定居的農耕部落,人們從生至死離不開他的家鄉土地,它能遇見的人只分三種,朋友家人、敵人、陌生人。反觀現代,總是有遊子在世界各地打拼,求學或是希望建立一番事業,或是旅遊。甚至也引申出另一個現代問題「太常離別」,當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家,地球村的概念的反面就是現代人對於自己的家鄉沒有傳統社群的人熟悉,地域觀念也很薄弱。

而這樣的現象引導至第二部帶出另一個現象,過去的紛爭甚至是戰爭,因為傳統部落的生活範圍限制,再經由通婚、經濟交易的行為,兩方人馬很可能是早就熟識的臉孔。傳統部落會因為雙方認識,透過和解、利益賠償等手段解決爭端;反觀現代社會的紛爭,透過現代國家法治的規範,上法院的雙方通常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兩方處理爭端鮮少加入人情世故的壓力,是非對錯的處理方式是現代國家為了提高效率的解決方式。

第三部「老人與兒童」是本書蠻有趣的一個章節,近年來在國內學校教育推廣零體罰的運動,在許多傳統部落,體罰兒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是所謂不打不成器。但在另一些部落也是有認為對小孩施予體罰是不道德的。其餘另有許多傳統兒童與現代兒童生活與成長方式的差異,相較於現在我們對兒童無微不至的照顧,有些傳統部落放任小孩玩火、利刃等危險器具,但這些反而是他們學習如何在傳統社群的環境中生存重要的經驗。

傳統部落對於老人的態度更是多元有時甚至令人驚悚,其實很多傳統部落都有殺嬰、殺老人的傳統,因為生活不易,老人在某些部落被視為無用之人,某些部落甚至鼓勵老人自殺。但某些部落卻發展出老人政治,只有年長的人才能享有結婚生子、居住與食物的保障以及政治權力。

第四部講的是傳統部落對於危機意識的程度比現代人高出許多,作者在新幾內亞森林中與當
地的友人尋找過夜的地點時,他們會絕對避開腐壞的大樹,即使作者認為這棵樹根本不可能會倒塌,當地的友人也絕不願意在該樹下過夜。原因在於,傳統部落的平均壽命偏低,四十歲的人就被人稱做半隻腳踏入墳墓,因此即便是如此微小的機率,他們也不願意冒險。反觀現代社會,社會的治安已經透過警察機構來維持,我們失去了危機意識的敏銳度,再加上智慧型手機讓人進入心流狀態(state of flow),使得我們對於現實環境的感知幾乎完全關閉。前陣子駭人聽聞的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我一個可憐的研究所學弟命喪于此,令人不勝唏噓,但是另一個角度是太多人沈浸在小螢幕中而完全不知置身于危機之中而慘遭不幸。

最後探討宗教以及健康的問題,是比較傳統社群的人類與現代高度開發國家的都市人在糖、鹽、油脂的攝取方式與量。老生常談的健康問題用傳統與現代來做比對,太多的文明病是我們自找的!

最後我們到底可以從昨日世界學到什麼?我們不想要,也不需要回到傳統社會的生活方式,但是人類發展至今,是否捨棄了許多我們過去的傳統與文化?有時候我常在想,工業化後的社會,我們按照著標準時間制來生活,究竟是我們在決定我們的人生,還是時鐘、制度規範在控制我們的人生?反觀新幾內亞的人們,沒有標準時間的觀念,他們才是時間的主人,才真的是過自己掌握的人生。想想一個問題,當中午要吃飯時,是時鐘告訴我們該吃飯了,所以我們去吃飯,還是因為餓了,我們吃飯?有時候我們常常是前者吧?那誰才是我們身體的主人?

Related Articles

技術提供:Blogger.